中國蘭州網10月9日消息 民無信不立。近年來,蘭州市始終把社會信用體系建設作為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助力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堅持多措并舉、多點發力,全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取得積極進展。蘭州市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和門戶網站連續四屆榮獲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和信用門戶網站一體化建設“特色性平臺網站”稱號以及2018年“政府信息化管理創新獎”。今年以來,蘭州市主動作為、靶向發力,全力以赴做好全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示范城市創建工作。
蘭州市在全國率先推行市縣(區)一體化建設新模式
記者了解到,2017年,蘭州市在全國率先推行市縣(區)一體化建設新模式,建成市縣(區)一體化信用平臺和門戶網站群。目前,蘭州市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共歸集數據6.3億余條,個人平均信息144條,涵蓋220余個數據目錄。信用平臺對外提供信用查詢服務86.7萬余次;“信用中國(甘肅蘭州)”網站開通欄目60個,發布動態信息10萬余篇,公示公共信用信息超700萬條。同時,不斷完善市級信用信息平臺網站功能,橫向聯通市級有關行業領域信息系統,縱向對接國家、省級“信易貸”平臺。截至目前,市級平臺已與“全國信易貸”平臺、“甘肅信易貸”平臺以及市級行政審批系統、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系統、跨境電商公共服務平臺等成功對接。
建立健全貫穿市場主體全生命周期的新型監管機制
在完善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建設的同時,蘭州市以加強信用監管為著力點,創新監管理念、監管制度和監管方式,建立健全貫穿市場主體全生命周期,銜接事前、事中、事后全監管環節的新型監管機制,不斷提升監管能力和水平。
“我們全面推行事前承諾,開展市場主體信用承諾工作,開通在線承諾渠道,鼓勵市場主體進行自主承諾!笔邪l改委有關負責人介紹說,截至目前,已歸集公示信用承諾21萬余份。大力推行事中核查,先后在稅務、教育、社保、醫保等21個領域陸續推出分級分類監管文件,根據市場主體信用狀況實行差異化監管,讓信用好的市場主體少接受檢查,讓信用差的市場主體承擔更多的監管成本。
聯合開展事后獎懲,在政府資金支持、行政審批、招投標等6大領域開展聯合獎懲;定期發布紅黑名單和重點關注名單,涵蓋司法、工商等30多個領域,對列入“黑榜”名單的主體實施市場性、行業性、社會性約束和聯合懲戒,對列入“紅榜”的主體建立“綠色通道”,優先提供便利服務。
截至目前,蘭州市累計發布“紅黑榜”23期,其中列入“紅榜”企業2166家、自然人75人,列入“黑榜”企業581家、自然人189人,并在“信用中國(甘肅蘭州)”網站及時公示。推出“信用隨手查”客戶端工具,進駐各級行政審批大廳,實現一鍵查詢市場主體信用狀況,“逢批必查、核實必懲”。截至目前,已實施“信用隨手查”事前信用核查9300余次,初步構建了“一處失信、處處受限”的警示懲戒體系。
誠實守信的好處“看得見、摸得著”
信用信息整合應用是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重要內容。為此,蘭州市持續推動信用信息整合應用,著力推進“信易+”場景創新。積極推進“信易貸”“信易!薄靶乓着薄靶乓姿荨薄靶乓追鲐殹钡葓鼍皯,讓誠實守信的好處“看得見、摸得著”。截至目前,省、市“信易貸”平臺累計發布金融產品267款,入駐企業17275家,累計放款71.43億元,“信易+扶貧”皋蘭縣試點已為農戶累計發放扶貧貸款8.22億元。
此外,蘭州市精心指導企業信用修復,出臺落實“強省會”行動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若干措施,修訂行政處罰信息信用修復指南,及時恢復和改善失信主體信用狀況。大力壓縮行政處罰信息信用修復審核時限,修復審核時長由5個工作日壓縮至2個工作日內,幫助企業重塑信用。截至目前,共核實完成信用修復信息2700余條。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馬艷玲